褐林鴞 英名:Brown Wood-Owl 學名:Strix leptogrammica (Temminck 1831) 亞種:S. l. caligata (Swinhoe1863) 別名: 目名:鴞形目(STRIGIFORMES) 科名:草鴞科(TYTON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 保育等級:第二級(II)、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生息狀態:台灣稀有留鳥 特徵描述:大型(60公分)身上滿是橫紋,沒有耳羽的貓頭鷹。明顯的顏盤邊緣呈深赤褐色,眼眶四周黑色,眉斑白色。身體背面為深赤褐色,腰部及尾羽褐色;身體腹面由胸部到腹下呈淡棕色,密佈著暗褐色細橫斑。眼暗褐色,喙灰色,腳淡灰藍色。鳴聲為深沈的「布、布」或是四音節的「忽忽-忽勿」。 族群分布:本種廣布於印度至中國南部、東南亞及大巽它群島。在台灣是出現於900-2600公尺中、高海拔之原始闊葉林帶隱密而的稀有的鳥。目前估計數量250隻至1000隻呈現穩定狀態。 生態習性:這種夜行性的貓頭鷹甚少目擊記錄,在入夜的出獵前會相互呼應,因此記錄上多為鳴聲,本種會獵取小型哺乳動物、鳥類、蜥蜴、蛙類及昆蟲。 生態威脅:有零星獵捕的壓力。偶會發現本種被捕捉販售作為寵物或進補材料。列於 CITES 名錄 II受華盛頓公約國際法保護。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為保育類 I 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目前所生活的區域範圍屬於保護區、國家公園等。本種被列為台灣易危鳥種是因為在台灣的族群數量很小。
撰稿者:方偉宏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 | 圖說:黃泰華 攝提供人:方偉宏 圖說:黃泰華 攝提供人:方偉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