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黃.海岸的防衛兵 到沙灘海濱去玩過的朋友們或許曾經留意過,海岸邊往往有大片的木麻黃林矗立在那兒,它們不僅能提供蔭涼,給戲水弄潮者有舒適的休息場所﹔它們還有許許多多的好處,大家知道嗎? 來自遙遠的澳洲 儘管木麻黃在全省各地的海邊、公路旁及庭園、公園裏大量出現,然而它並不是寶島的土產﹔它的故鄉在澳洲、馬來西亞及波里尼西亞一帶,特別是澳洲的產量最大,分布也最廣。大約一百年前開始引進台灣栽培,目前已經能完全適應這兒的水土,甚至可以自行繁生小苗了。 特殊的葉子和花果 木麻黃的小枝條變成細線狀,有許多節,並有下垂現象,很多人誤以為那是它的葉子,其實不然﹔它真正的葉子已經十足地退化,變成鞘齒狀的構造,圍繞在節上,必須拉開小枝條,才能看得清楚。它的花是單性花,但雌雄同株,雌花聚集成橢圓形的花球,紅彤彤的,相當漂亮﹔雄花則開在小枝條的末梢,呈淡褐色,較不起眼。果實圓形或橢圓形,模樣有點像松柏類的毬果,極為獨特。 耐風、耐鹽又耐旱 木麻黃被大量種植在海邊,主要是因為它具有耐風、耐鹽又耐旱的優異稟賦。由它所組成的防風林能捍衛海邊的房舍和遊憩設施﹔此外,它的木材質地堅重,可供建築及製造車軸、用具等,好處不少。 鳥雀、昆蟲都喜歡 還記得小時候,家門前種了一排木麻黃,它們都已經上了年紀,因此長得又高又大,枝葉也擴展得相當寬廣。於是,早起的鳥兒總愛在它的枝椏間嬉戲,或者不停的引吭高歌,讓上小學的我根本不必用鬧鐘,就可以準時的起牀。夏天時,有不少蛾類的大型幼蟲則會在它們的枝幹間爬來爬去,牠們身長在七、八公分以上,灰灰黑黑的,毛茸好長好長,看了就教人害怕。真不知道這些讓人退避三舍的大蟲,為何會偏愛木麻黃。 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發生在木麻黃身上,那就是每當它的樹幹有外傷時,破裂的傷口就會出現深紅的顏色,好像流血一般,所以大家都叫它「會流血的樹」。 木麻黃的枝條常有下垂現象,因此開花時要作採集和觀察並不會太難,尤其是雄花枝,往往都垂到離地面一公尺多的低處,連小孩子也搆得著採一些下來觀察欣賞,不要輕易錯過機會哦! 木麻黃小檔案 科屬:木麻黃科,木麻黃屬。 別名:木賊葉木麻黃。 英名:Beef—wood ﹔ Iron—wood ﹔Bull oak 等。 形態:常綠大喬木,樹皮灰褐色,小枝線狀﹔春季開花,雌雄異株,雌雄花穗均具短梗﹔果實長約一~二公分。撰稿者:鄭元春最後修訂日期:100年11月11日參考資料:1 鄭元春,1994。植物奇談,台灣省立博物館。
2 鄭元春、鄭元鑫,1993。花卉天地,台灣省立博物館。 | 圖說:木麻黃防風林提供人:鄭元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