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粿為祭掃墳墓用粿類,一般以紅龜粿、發粿及草仔粿為多。 草仔粿也是祭神常見祭品,最大特徵是粿皮摻有鼠麴草揉製而成,內餡有甜與鹹兩種味道。 草仔粿為清明掃墓常見的祭拜食品,主要為漿糰加入「鼠麴草」製成綠色粿,有鼠麴草清香。客家人則製作「艾粄」,採用艾草製作的粿。不論鼠麴草或艾草,最好採用新長出嫩葉或花蕊,經洗淨燙煮後,取出搓揉沖洗,去除異味,然後切細,再加入漿糰中搓揉均勻,包入甜或鹹餡經蒸熟後即可。 製作方法: (A)外皮的做法 1、糯米粉與水混合。 2、鼠麴草洗淨,切碎與糖放入鍋中,煮至糖溶化,趁熱倒入粉漿塊中與油揉成粉糰。 (B)餡的做法 1、蘿蔔乾泡軟,擠去水分。 2、炒鍋入沙拉油,燒熱,放入肉絲,蘿蔔乾絲炒香,加入鹽,糖,味精,胡椒粉炒勻即可盛起,待冷備用。 (C)草仔粿的做法 1、草仔糯米糰分成每個約100克,壓扁餡放中間,包緊,再以手掌壓扁,放在紅龜粿模,壓成龜形的粿。亦可手掌壓扁後直接放在塗油的粿葉上。 2、移置蒸籠內,以小火蒸熟。
撰稿者:吳韻如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 http://www.gio.gov.tw/info/festival_c/tomb/html/gua.htm
2 美食食譜
3 行政院農委會http://bulletin.coa.gov.tw/view.php?catid=6566 | 圖說:草仔粿最大特徵是粿皮摻有鼠麴草揉製而成,內餡有甜與鹹兩種味道(朱美雲 攝)提供人:吳韻如 圖說:草仔粿(朱美雲 攝)提供人:吳韻如 圖說:手工草仔粿(陳明智 攝)提供人:吳韻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