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中軍府

王船信仰是台灣最為特殊的民間信仰,一般認為是一種送瘟儀式,因台灣屬濕熱之地,自古就被瘟疫所擾,又因醫學不發達,所以有祭拜瘟神免除災禍的風俗。時間一久,瘟神信仰由疫鬼轉型為瘟部正神。因而王船由原始的瘟王船變成今日的王爺船,其意義亦由原本的放逐死亡,轉為今日的代天巡狩。
一般王船祭典皆由「造船儀式」開始,經「請王入醮」、「迎王遶境」、「祭船儀式」到最後的「送王儀式」。王船信仰各地都有不同之處或獨立發展為一地之俗,差異或許甚大。
以屏東東港東隆宮的平安祭典13項程序而言,其中之一即為「中軍府安座」。在製造王船的過程中,選定造王船的木材後,會擇吉時在王船廠(寮)內設置一中軍府。
「中軍府」,代天巡狩千歲爺的前鋒,其安座儀式亦代表神界已進入祭典的準備期,而時間約在大科年之前一年農曆8月份,中軍府到來,王船才可正式建造。中軍爺掌管其一切相關事物,監督造船事宜,且有鎮守此船倉之義。
今為了提早造船,東隆宮以變通方式,先恭請值年中軍府安座,以便督視王船的建造。
撰稿者:劉玉珍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
參考資料:
1 黃文博,《南瀛王船誌》,台南縣:台南縣文化局,2000
2 東港鎮文史學會,<東港采風第四期>2000.9專題:庚辰正科東港迎王祭典特刊
3 屏東縣政府、屏東縣立文化中心、東港東隆宮,《1997東港王船祭系列活動<王爺庇祐的子民>》,屏東:財團法人屏東縣東港東隆宮,1997
相關圖片
圖說:中軍府(官怡勤 攝)
提供人:劉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