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矽砂

矽沙是地球上重要的資源,地球表面上約佔有百分之六十的份量,矽與鈣同時也是生物界重要的組成元素之一。含二氧化矽(SiO2)成分高的石英砂總稱為矽沙,是玻璃的骨材,也就是玻璃的主要原料之一,而其他能改變或是增加玻璃某些性質的物質則是玻璃的副原料。主要用途為製作平板玻璃,玻璃製品,鑄造砂,玻璃纖維,陶瓷彩釉,防銹用噴砂,過濾用砂,熔劑,耐火材料以及製造輕量氣泡混凝土。天然矽砂的產地有台灣西部海濱,台北縣(註 1)福隆。水洗矽砂則產於基隆大武崙,台北縣(註 1)萬里、崁腳、南勢角,新竹縣關西,苗栗縣銅鑼、公館,南投縣北山坑等地。
在製造玻璃的材料中,矽沙往往佔有50%到70%以上,然而將天然的矽沙應用在製造玻璃上卻不多見,因為矽沙在自然界中以多種面貌呈現,例如和雲母、石墨、石灰石等其他礦物呈現,矽沙被使用為玻璃的原料需要將天然矽沙中以矽成分較高的的細微結晶再將其磨細,始可應用。
矽砂在陸地上以層狀或砂丘分佈,在河口或海岸以濱砂沉積,統稱為天然矽砂。又在砂層砂粒間夾有粘土,而經水洗(水簸)後分離成粘土和水洗矽砂。塊狀矽石、砂岩石英片岩等經人工粉碎,篩分後成為人工矽砂。矽沙的成分會因其生成條件而有所不同,另外,矽沙礦和其他礦物共處於一處,經歷時間地殼變動及風化作用等交替作用,矽石會含有許多其他的化學成分,如氧化鐵(Fe2O3)、氧化鋁(Al2O3)、氧化鉀(K2O)、氧化鈉(Na2O)、氧化鈣(CaO)、氧化鎂(MgO)及氧化鈦(TiO)等。
矽沙中含有的非矽成分中除了鐵之外,其他物質含有少量並不會影響玻璃的製造。自然界中鐵通常以三氧化二鐵的形式存在為多,當他成為矽沙中的成分時會使透明的玻璃帶有青綠色。從工業產品的角度視之,玻璃帶有青綠色並不妨礙到功能,但是有些產品要求無色的透明玻璃時,含有鐵質的矽沙就會在製作上產生麻煩,在工藝的製作上也因為作品講求透明無色的玻璃;而相對的有時也可取鐵的青綠色性質而發展成獨特的玻璃創作,例如有些玻璃創作者以當地特有的含鐵矽砂石鎔融成玻璃材料,進而發展成具有特色的玻璃。

撰稿者:徐嫈筑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
參考資料:
1 http://content.edu.tw/junior/earth/td_jb/content/s_03/stone/content/stones/sm64.htm
2 劉得劭,《玻璃創作工作室上課講義》(未出版),2005
相關圖片
圖說:矽砂
提供人:徐嫈筑相關圖片
圖說:矽砂
提供人:徐嫈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