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最重要水源、第一座由國人自行設計施工的大型拱壩。位於新店溪支流北勢溪下游,隸屬臺北縣(註 1)新店市(註 2),庫區另跨臺北縣(註 1)石碇鄉(註 3)及坪林鄉(註 4),距臺北市約30公里。主壩為三心雙向彎曲變厚度混凝土薄拱壩,壩高122.5公尺,壩長510公尺,總容量達4億600萬立方公尺,僅次於曾文水庫,為臺灣地區第二大水庫。主要功能為調蓄供應公共給水,附帶發電、防洪等功能,為一多目標水庫。排洪設施除壩頂溢洪道外,尚有位於右岸的排洪隧道。 因壩址位在翡翠谷而得名。擬定翡翠水庫為臺北地區公共給水長期水源的開發計畫,於1972年完成初步研究報告,1974年完成可行性報告,1978年完成定案研究報告:深入檢討大壩安全問題後,臺北市政府隨之成立臺北翡翠水庫建設委員會。1979年8月開工,由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監造,榮民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施工,1987年6月完工,由臺北市政府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管理營運。 公共給水係經翡翠電廠發電後放流於下游,由直潭壩、青潭堰攔引,經直潭淨水廠及長興、公館淨水場處理利用,供水區包括臺北市、臺北縣(註 1)新店、中和、永和、三重、汐止等地。防洪功能上,翡翠水庫與淡水河另一支流大漢溪的石門水庫同為淡水河防洪系統之重要一環;但翡翠水庫不提供觀光功能,需經申請方可進入水庫區域。另為管理維護新店溪(含北勢溪、南勢溪)青潭堰上游集水區,集水區業經劃定為臺北水源特定區,由經濟部水利署臺北水源特定區管理局管理,為臺灣目前唯一水源特定區。
撰稿者:鄭昌奇最後修訂日期:100年03月31日參考資料:1 經濟部水利處編輯。2001。《臺灣水之源 : 臺澎金馬水庫壩堰簡介》。臺中:經濟部水利處。
2 臺北翡翠水庫管理局。http://www.feitsui.gov.t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