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第五座國家公園,以雪山及大霸尖山著稱,園區的七家灣溪是櫻花鉤吻鮭重要保育地。名稱即以兩座最著名之山峰各取一字而來。位於臺灣中部,範圍東自邊古巖山起,向南經喀拉業山、羅葉尾山、武佐野群山至大甲溪谷;南沿大甲溪而下,至志樂溪會合處,沿稜線經宇羅尾山至三錐山;西至三錐山起向北,經小雪山、南坑山、盡尾山、東洗水山、北坑山接樂山;北自樂山起向東,經觀霧、高嶺、境界山,南馬洋山至邊古巖山。行政區域分屬新竹縣五峰鄉、尖石鄉、苗栗縣泰安鄉及臺中縣(註 1)和平鄉(註 2),總面積76,850公頃。主要保育資源為高山生態、豐富的地質地形、河谷溪流、稀有動植物及富變化的林相,由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負責管理。 隨著墾丁、玉山、陽明山及太魯閣國家公園陸續成立,以及雪山、大霸尖山地區登山及旅遊人數的持續增加,內政部自1987年著手進行國家公園的規畫工作。1991年1月行政院會通過「雪山、大霸尖山國家公園計畫」,10月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決議將此國家公園正名為「雪霸國家公園」。1992年7月,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正式成立。 全區地形以高山及河谷為主,高山林立,如大霸尖山、武陵四秀(桃山、品田山、池有山、喀拉業山)、雪山主峰、志佳陽大山、大劍山、頭鷹山、大雪山等,標高均在3,000公尺以上,其中雪山主峰為雪山山脈最高峰、臺灣第二高峰,僅次於玉山。大霸尖山素有「世界奇峰」之稱,為「三尖」之首,山容壯麗。其他地形景觀如雪山圈谷、大甲溪峽谷地形、佳陽沖積扇與河階地形、環山地區環流丘地形、德基地區肩狀平坦稜地形、河川襲奪等,皆具特色。 植物資源方面,有維管束植物1,103種,稀有植物61種,如臺灣山薺、高雄柳、棣慕華鳳仙花(世界僅產於此)、南湖柳葉菜、菅草蘭、松葉蘭等。翠池的玉山圓柏林是臺灣地區此類森林面積最大的,雪山主峰下的冷杉林及觀霧僅有的臺灣檫樹純林均極具保存價值。動物資源豐富,發現有32種哺乳動物,79種鳥類,14種爬蟲類,6種兩生類,16種淡水魚及89種蝴蝶,其中瀕臨絕種動物有櫻花鉤吻鮭、臺灣黑熊、帝雉、觀霧山椒魚及升天鳳蝶等。櫻花鉤吻鮭是全世界僅有的陸封型鮭魚,同時也是全世界緯度分布最南緣的鮭魚,被譽為臺灣國寶魚,目前僅存於大甲溪上游七家灣溪,溪流兩側地區已劃定為「櫻花鉤吻鮭復育保護區」,進行保育及復育工作。
撰稿者:游登良最後修訂日期:100年11月26日參考資料:1 游登良等,2003-2004。《雪霸》。「福爾摩沙系列叢書」。臺北:泛亞國際文化。
2 內政部。1992。《雪霸國家公園計畫》。臺北:內政部營建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