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本名夏承楹,中國江蘇江寧人,在北京出生。北平師範大學(今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文學系畢業後,進入北平《世界日報》主編「學生生活」版,兼寫作與翻譯。1948年與妻子林海音攜一子二女由北平遷臺北,進入國語日報,歷任「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委員、《文星》雜誌主編、《聯合報》主筆、《國語日報》社長及發行人。 在《國語日報》期間,除與子敏(林良)、洪炎秋共同撰寫「茶話」專欄,引進「小亨利」漫畫,還成立報業第一家出版社,將多角化經營觀念帶進報社,是林良口中「創意連連,為報社注入一股新生命力」的報人。從1953年12月1日起,在《聯合報》副刊執筆「玻璃墊上」專欄,至1984年止,前後長達31年,共完成5000餘篇,近600萬字。 文章取材於社會動態、身邊瑣事、讀書雜感、新知趣事,灌輸現代化觀念,是臺灣文壇持續最久,頗具民間影響力的方塊專欄,也是他自謂「以原子筆報國」的具體成果,見證了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發展。1990年由林海音編輯成《何凡文集》26冊,由純文學出版社印行,1991年獲頒國家文藝獎特別貢獻獎。 何凡一生埋首筆耕,翻譯《包可華專欄》600篇,分成14集出版。也替《國語日報》備受歡迎的漫畫「小亨利」、「淘氣的阿丹」撰寫圖說長達數十年。除《何凡文集》之外,另有雜文集《不按牌理出牌》、《何凡遊記》、《夜讀雜記》、《人生於世》、《何其平凡》等。由於文字風格平和而不偏執,幽默而不枯燥,是作家中創作不輟的「馬拉松長跑健將」。
撰稿者:應鳳凰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參考資料:1 夏祖麗、應鳳凰、張至璋。2003。《蒼茫暮色裏的趕路人:何凡傳》。「天下文化社會人文系列」195。臺北:天下遠見。2 何凡文集編輯小組編。1989。《何凡文集(26):別冊》。「純文學叢書」180。臺北:夏林含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