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竹東鎮

新竹縣地理中心鄉鎮。東南鄰五峰鄉、橫山鄉,西南連寶山鄉、北埔鄉,東北與北接芎林鄉、竹北市,西和新竹市毗鄰,外形狹長,頭前溪由中央流貫。面積約53.5平方公里,人口約9萬7,000人(2007年12月)。
舊名「樹杞林」,因早年竹東地區野生樹杞茂密成林得名。樹杞屬於生長在山麓地區的小喬木,可作觀賞植物與燒製木炭,俗稱「象棋樹」,因此竹東地區又稱「象棋林」,但由於樹杞缺乏經濟價值而保留甚少。早年流傳的鄉土歌謠:「新埔出阿旦(小姐),竹東燒火炭。」就清楚描述過去竹東以樹杞燒製木炭的經濟活動。乾隆年間福建移民越過頭前溪進入竹東開墾定居,後隸屬淡水廳竹塹堡,在1875年(光緒元年)改隸新竹縣竹北一堡樹杞林莊,1889年改為竹塹堡樹杞林莊。日治時期先後隸屬台北縣(註 1)新竹支廳與新竹廳,1920年(大正9年)改隸屬新竹縣竹東郡,1950年(民國39年)改為新竹縣竹東鎮,為新竹縣內最大鎮。
竹東一向有特定產業活動進行,清嘉慶年間開始的樟腦提煉,後也因森林資源豐沛而發展伐木,使竹東成為重要的林業根據地。而由於蘊藏煤礦,也使竹東成為煤礦開採的區域之一。1934年(昭和9年)竹東員崠子油田開挖,邀請美國人協助,冒出石油天然氣,引發熊熊大火,這是竹東石油探勘的一頁歷史。在新竹地區發現的矽砂天然氣成為發展玻璃工業的重要基礎,1955年新竹玻璃場成立,玻璃產業在竹東地區蓬勃發展。
著眼於新竹地區有清華大學與交通大學充沛的高級知識人力,可投入新竹科學園區產業發展,1973年工業技術研究院在竹東成立,合併經濟部所屬的聯合工業、聯合礦業與金屬工業研究所,目的在於加速產業技術發展、輔導傳統產業升級、協助建立新興科技與培養科技人才,是臺灣高科技工業發展的搖籃與推手。

撰稿者:任家弘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
參考資料:
1 天下雜誌社編。2001。《319鄉向前行第一冊:臺北、桃園、新竹、苗栗》。「天下雜誌20週年特刊」。臺北:天下雜誌社。
2 呂順安主編。1995。《新竹縣鄉土史料》。「耆老口述歷史叢書」8。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3 范明煥。2006。《新竹地區的人與地》。「文史叢書」72。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4 彭啟原。2002。《臺灣客庄影像:重溫一頁臺灣客庄豐富而多元的發展歷程》。南投:臺灣省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