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國道一號高速公路

臺灣第一條高速公路,臺灣西半部跨區域公路運輸的主要幹線之一。北起基隆市孝二路與忠四路口,南至高雄市中山路及漁港路口,途經北、中、南三大區域17縣市的86個鄉鎮市區(表1),全長393.4公里(含汐止至五股高架路段20.7公里),又稱中山高速公路。
蔣經國行政院長任內推動的十大建設之一,以串連西半部主要城鎮,提高其間之運輸效率為目的。1971年8月14日動工興建,基隆至內湖路段由原有之麥帥公路拓寬併入,施工後依進度分段開放。1978年10月31日跨越濁水溪的中沙大橋啟用,全線遂告通車。1981年後為因應行車流量之需求,部分路段已進行拓寬或增設高架車道。後續之主要工程,包括五股至楊梅拓寬工程、員林至高雄段拓寬工程、高科交流道工程、大華系統交流道工程等,亦分別在規畫或施工之中。
全線車速上限為每小時100公里,車道數包括雙向四車道(基隆端至圓山交流道)、雙向六車道(圓山交流道至臺北交流道、機場系統交流道至彰化系統交流道、彰化交流道至楠梓交流道、高雄市交流道九如路建國路出口至高雄端)、雙向八車道(臺北交流道至機場系統交流道、彰化系統交流道至彰化交流道、楠梓交流道至鼎金系統交流道)及雙向十車道(鼎金系統交流道至高雄市交流道九如路建國路出口),共計有4種類型;員林、民雄、麻豆及仁德路段設置戰備跑道,供戰時軍用航空器緊急降落之用。全線沿途共開通50處一般交流道、出口閘道(含汐止至五股高架道路段)和13處系統交流道,中壢、湖口、泰安、西螺、新營、仁德6處服務區及汐止、泰山、楊梅、造橋、后里、月眉、員林、斗南、新營、新市、岡山11處收費站(表2),其中汐止收費站僅北上車道收費,月眉收費站僅收取自后里交流道南出或北入之用路人通行費。

撰稿者:張伯宇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