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3年(崇禎16年)癸未科進士羊來如所創立的融合儒、釋、道三教之長的教派。正式的名稱是「理教」,進教者稱為「在理」。以忠孝、五倫、八德為教義,以淫盜妄煙酒為戒律,倡行戒煙、戒酒、講求倫理道德,藉以增進國民健康。羊祖本姓楊,清領後,為避免清廷派任而改姓羊。 1898年(光緒24年),清廷令理教在北京設立「總公所」。此後理教在各地設立理教公所,均須經北京巡警總廳蓋大字印頒發傳道鑒定證明書方才生效。當時中國各地流行吸食鴉片,1900年後,「戒食鴉片」蔚為風潮。理教趁此時機大力宣揚戒食鴉片,並熬製黃芩膏配上符水,分贈有心戒食鴉片者,成效卓著,頗受好評。從此,理教公所紛紛在各地設立。 1949年國民政府遷移臺灣,總領正趙東書於1950年召集教友在臺復教,恢復「中華理教總會」。1954年由內政部撥交原屬日本佛教淨土真宗,位於臺北市中華路1段174號的「西本願寺」給中華理教總會接管使用。1975年4月5日發生火災,所有經典、法物、法器、重要文獻付之一炬。 1980年趙東書逝世。1981年經全教法師會議,票選陳志泉繼任第13世第23代總領正。1996年陳志泉總領正依教規將總領正領導權傳給宏道領正林松輝繼承。
撰稿者:宋光宇最後修訂日期:98年11月08日參考資料:1 Dudbridgee, Glen. 1978. The Legend of Miaoshan. London: Ithaca Press.2 Overmyer, Daniel L. 1976. Folk Buddhist Religion: Dissenting Sects in Late Traditional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3 Shahar, Meir. 1992. “Fiction and Religion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Chinese God Jigong.”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4 Shahar, Meir. 1994. “Enlightened Monk or Arch-Magician: The Portrayal of the God Jigong in the Sixteenth-Century Novel Jidian yulu.” 收於《民間信仰與中國文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一期》。臺北:漢學研究中心。5 宋光宇。1977。〈在理教簡史〉。《思與言》,15(1):1-17。李世瑜。1972。《現代華北祕密宗教》。臺北:古亭書屋。6 李世瑜。1996。〈天津在理教調查研究〉。《民間宗教》,2:169-2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