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太極導引

太極拳原理所創編出的導引之術。由太極名家熊衛於1983年所創。導引乃是道教傳統修練法門之一,導為導氣,引為引體;是一種以各種動作伸縮手足,促進氣血循環,並排除體內濁惡之氣的功法。
熊衛為中國湖南瀏陽人, 1948年從軍,1949年隨軍來臺,因重病難癒而與太極拳結緣。先後拜在楊家李壽籛、郝家周增霖、陳家王晉讓等太極拳大師門下,並從事教拳。太極導引乃是其累積30餘年的心血結晶之作。
整套太極導引分三部分,包含(一)導氣六式:(1)呼吸以踵、(2)南北拉極、(3)氣機交替、(4)推手舒展、(5)引挽彎腰、(6)抱元守一;(二)引體六式:(1)旋腕轉臂(正式)、(2)旋腕轉臂(隅式)、(3)旋腰轉脊、(4)通臂雙旋、(5)旋踝轉胯、(6)三旋合一;(三)太極拳基礎功法七式:(1)雙併旋轉、(2)雙分旋轉、(3)垂直升降、(4)旋轉升降、(5)弧線升降、(6)跌岔升降、(7)蹲馬步。
太極導引共有19式,每式有其特別著重的練習部位,如旋腕轉臂(正式)強調手上肩膀、手肘、手腕三個關節的纏絲螺旋運動,此乃方便初學者學習而言。等到動作熟練,筋骨鬆柔之後,則要求每式皆能使全身肩、肘、腕、腰、脊、頸、跨、膝、踝等9大關節,節節貫串,一動全身都動。
太極導引可以單式練習,也可以整套演練,保有太極拳養生的精華,卻無須長時間學習繁瑣的套路,是很適合忙碌現代人的運動。
熊衛率領弟子於1991年組織中華民國太極導引文化研究會,在臺灣各地教授太極導引。

撰稿者:莊宏誼
最後修訂日期:98年11月09日
參考資料:
1 熊衛。1997。《太極導引》。臺北:社會大學。
2 熊衛。2001。《太極心法》。臺北:聯經。
3 熊衛。2002。《練氣養生入門:太極導引》。臺北:聯經。
4 熊衛。2005。《太極導引進階》。臺北:聯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