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于右任

書法家、詩人、政治家。陜西三原人,原名伯循,清朝光緒年間舉人出身,以《半哭半笑樓詩草》諷喻時政,遭清廷通緝,逃亡上海後改名「右任」。震旦學院肄業,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致力救國運動。曾創辦復旦公學、上海大學及神州、民呼、民吁、民立四種日報,以開啟民智,鼓吹革命。中華民國創建後,任南京臨時政府交通部次長,1931年(民國20年)轉任監察院長。1949年隨國民政府遷臺,仍續舊任。對我國監察制度的建立卓有貢獻。
早年學習書法,以臨帖為主;40歲以後,竭力廣臨六朝碑版。所作碑體行書偉岸峻邁,奇宕古穆,是寫活北碑的第一書手。50歲後,始習草書,適時利用《草聖千文》,集歷代章草、今草、狂草及流沙漢簡之大成。所作標準草書沉雄簡靜,風格超逸,為中國書法史上成功調融「碑路」與「帖路」既相對立又相補濟,而臻達高度圓滿成就的先驅者。
1931年成立「草書社」,在劉延濤協助下,創編《標準草書》。依「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為準則,全面清理與總結歷代草書,纂成《標準草書草聖千文》;並以70個草書「代表符號」,對應取代353個楷書部首或部件,附以釋例。是一套既簡化又統一的草書符號系統,可望解決漢字實用書寫之「唯楷」窘境,堪稱漢字發展史上破天荒之「草書正字運動」。
于右任為人樸實真誠,雍容嚴正,為宋儒張載所創「關學派」儒學奉行者,勳業、德業、藝業皆有所成。為早期南社詩人之一,所作詩、詞、曲近700首,善於鼓舞人心,民族意識濃烈。著作有《標準草書》、《于右任書墓誌墓表選輯》、《于右任先生臨標準草書千字文》、《于右任先生手札》、《于右任先生遺墨》、《右任詩存》上下卷、《右任近十年詩存》、《于右任詩詞集》、《于右任先生詩文選集》等。

撰稿者:杜忠誥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
參考資料:
1 于右任先生百年誔辰紀念籌備委員會編輯。1978。《于右任先生年譜》。臺北:國史館。
2 于右任先生百年誔辰紀念籌備委員會編輯。1978。《于右任先生詩集》。臺北:國史館。
3 自由中國詩人聯誼會編輯。1964。《于右任先生哀思錄》。臺北:自由中國詩人聯誼會。
4 劉延濤。1956。《草書通論》。臺北:中華文化。
5 于右任。1983。《標準草書》。上海:上海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