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禁忌

專指傳統漢式建築領域中的禁忌行為,主要包括風水、營建、儀式、時間4項禁忌。「禁忌」原指人們所忌諱的行為,是人類由於懼怕超自然的責罰,而維繫對某種行為的禁止或限制,同時也可指民俗習慣中為了趨吉避凶所當戒止的行為。
傳統漢式建築領域中,禁忌依性質可概分為以下4類:
(一)風水禁忌:指受風水觀念影響而形成的禁忌,透過風水術的流傳,成為眾所皆知的一種禁忌,如神前佛後、倉庫、尖塔、路沖、路箭、反弓水、屋角、屋脊、怪石、怪樹等等,都是選擇位址或方向時必須避開的禁忌。又如屋形忌單耳、伸長手、丁字房、工字房,是為房屋配置上之禁忌。又如造屋間數忌一、四、八等禁忌。
(二)營建禁忌:指建屋過程中匠師必須遵守的禁忌,如吉利尺寸、動土、平基、安門窗、上粱、合脊、做灶、安床等,均有一定的規則可循,以達到主家(業主)吉祥平安之目的。
(三)儀式禁忌:指建屋過程中進行儀式時所遵守或忌諱的行為,如上粱時需由肖龍、肖虎的人負責扶粱,安龍謝土時進行出白虎破軍,人們必須迴避等。
(四)時間禁忌:在營建過程中對於時間的遵守,如必須在利年動土與入厝,重要工項進行時必須選擇黃道吉日等。
在廟宇或陰宅的營建上,亦有相當多的禁忌。這些禁忌或集結成書,或由匠師以卦書傳徒,或民間口耳相傳,而成為根深柢固的民間漢式建築文化。

撰稿者:劉敏耀
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
參考資料:
1 呂理政。1990。《天、人、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