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為今臺中縣(註 1)龍井鄉(註 2)的一處古蹟,周璽《彰化縣志》載:「(井)在邑治北十七里。其泉湧起數尺,如噴玉花。山下田數百畝,皆貲此泉灌溉,色清味甘,里人多汲焉。旁有兩石,狀若龍目故名。」清代前期移墾該地區的漢人,在井附近聚居成庄,名為龍目井庄,屬大肚中下堡。日治時,以茄投庄作為今龍井鄉(註 2)之行政區名稱,1920年改稱龍井庄。戰後將龍井庄改為龍井鄉(註 2)。而清代原來的龍目井庄聚落,則為今鄉中的龍泉村和龍崗村。撰稿者:曾品滄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 〔★許雪姬,《龍井林家的歷史》,19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