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龍膽 科名:龍膽科(Gentianaceae) 學名:Gentiana scabrida Hayata 性狀:多年生草本,高10~15公分,莖暗紫色;葉對生,葉背暗紫紅,橢圓披針形;花單一頂生,鐘形花萼上方有5附屬裂片,裂片匙形,且裂片長度比花萼筒短,花冠鐘形,顏色淡黃至鮮黃色,內部具暗黃或褐色斑點;開花期5-8月,結果期9~12月,蒴果長6~8mm,帶有一長柄突出於宿存花冠外,成熟後會2蒴裂,釋出網狀紋理種子。 分佈:海拔2400~3800公尺,特有種。 紀事: 龍膽屬名由紀元前200年Illyria國王Gentius的名字而來,據說該國王發現Gentiana lutea具有療效。種小名lutea意指“粗糙的”。在中國最早出現提到龍膽類植物的書是「神農本草」一書,記其味苦,但未描述性狀;「證類本草」、「本草綱目」,描述葉如龍葵,味苦如膽,因而得名。1905年10月日本人永澤定一於玉山前峰採獲,1908年由早田文藏發表新種。 龍膽屬植物有一個特徵:鐘形花冠具副花冠,即除先端5裂外,每一裂片尚有一小裂,使龍膽花形狀似10裂。部分圖鑑上常把玉山龍膽誤植為黃花(斑)龍膽,其實黃斑龍膽花冠黃白至白色,內部黃斑,花藥黃至淡粉紅色,與玉山龍膽艷麗的鮮黃色大不相同,而且較不常見。玉山龍膽尚有一花冠內部為黑色斑點的變種,即黑斑龍膽。鑑別特徵主要在斑點的顏色,玉山龍膽的斑點暗黃或褐色,黑斑龍膽的斑點為暗褐或黑色。 台灣龍膽屬的植物有十餘種,在高海拔開闊地最常見的有3種:花冠黃色的是玉山龍膽,花冠紫藍色是阿里山龍膽,花冠淡藍色是台灣龍膽,其中台灣龍膽的花形最大。他們於天氣不佳陽光遮蔽時花朵會呈現閉合狀態,故賞花之際,不妨以手擋住陽光耐心等待,也許可以目睹花由開放至閉合的連續動作。
撰稿者:陳保元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 | 圖說:陰天時玉山龍膽閉合的花與萼片提供人:陳保元 圖說:紫色花的阿里山龍膽提供人:陳保元 圖說:玉山龍膽的斑點暗黃或褐色提供人:陳保元 圖說:艷陽下盛開的玉山龍膽提供人:陳保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