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百科橫幅

楊梅

楊梅
「楊梅」是地名,也是樹名。「楊梅」先有樹名,再有地名。地名的楊梅應是曾經有許多楊梅樹的地方,樹名的楊梅則是種楊梅科楊梅屬的長綠木,果實酸中帶甜,可當水果食用。
在個人某次前往中國四川的旅程中,曾在路旁看到小販挑著扁擔成籃販售楊梅,果實比在台灣所見的大上一些。雖說台灣市場上沒在賣楊梅,不過要在野外發現它的存在並不困難,因為楊梅這種植物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喜歡陽光充足的地方,對乾旱、強風和貧瘠的土壤耐受性高,能在中低海拔山區丘陵中一些較惡劣的環境,如:稜線或衝風區存活,其生命力相當強韌。只是相對來說,楊梅生長速度較緩慢,樹型常受環境的限制而較為矮小或彎曲,不是很好的木材來源,而且由種子萌發到能開花結果的成樹常需要到5至10年不等的時間,這可能也是楊梅無法大量推廣、普遍種植為經濟果樹的原因吧。
楊梅的雄花為葇荑花序,是種被學者認為較原始的花序排列,為只有單性花,沒有花被片,花軸細長柔軟的穗狀花序,外觀上像是一條條毛毛的小尾巴掛在樹上,相當可愛;雌花亦是葇荑花序,雌雄花有時同株,有時異株。果實圓形,中央有個堅硬的果核,外表有如由無數小珠鑲嵌而成,凹凸不平,味道酸酸甜甜的,是許多鳥類和哺乳類動物重要的食物來源之一。
在台灣地區,除全島常見的「銳葉楊梅」(即一般指的楊梅)外,尚有一種名為「青楊梅」的「恆春楊梅」,其植株與葉片較小,小枝有毛,只分布在恒春半島和台東低海拔林緣或開闊地,十分少見。兩者都是台灣原生種的植物,不管在景觀美化、水土保持以至於自然生態上都有一定的地位,也請大家多多愛護它們。
<<楊梅小檔案>>
學名:Myrica rubra (楊梅科楊梅屬)
中名:楊梅
別名:銳葉楊梅 椴梅、樹梅、朱紅
分類特徵:
大喬木高達20m,有腺體;小枝光滑或幾近光滑。葉常叢生小枝頂端,長5-7cm。單葉,互生,無托葉。雄葇荑花序單生、數個簇生或多個成圓錐狀,有時前端有雌花;雄花生於苞腋;雄蕊2-20。雌葇荑花序多腋生;雌蕊單生於苞腋;花柱2裂。核果。雌雄同或異株。
分布及生育地環境:全島低中海拔森林或灌叢中。
備註:台灣有1屬2種。
撰稿者:呂佳穎
最後修訂日期:100年06月07日
參考資料:
1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相關圖片
圖說:楊梅 葉
提供人:呂佳穎相關圖片
圖說:花芽
提供人:呂佳穎相關圖片
圖說:果實
提供人:呂佳穎相關圖片
圖說:楊梅植株(林均雅攝)
提供人:呂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