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5月2日生於台灣,中國海專航海科畢業,曾任海員。曾經加入由各大專院校學生組成的「中國青年劇團」。1976年退伍後,演出姚一葦所著的舞臺劇《一口箱子》。1978年參加華視演員訓練班,結業後加入華視為基本演員,拍了300多集電視劇,其中因演出華視劇展《畸人戀》逐漸受人矚目,並在綜藝節目「綜藝一百」任固定諧角。1981年以華視劇展《卿須憐我我憐卿》一劇獲金鐘獎最佳電視男演員獎。 李立群的表演範圍很廣,口白精彩到味,是台灣難得的全才演員,為「表演工作坊」創始團員以及1984年至1995年之間的核心團員。在表演工作坊舞臺劇作品主要包括《那一夜,我們說相聲》(1985)、《暗戀桃花源》(1986)、《臺灣怪談》(1991)、《推銷員之死》(1992)、《紅色的天空》(1994)、《誰家老婆上錯床》(1999)、等;電影演出包括《我就這樣過了一生》(1985)、《恐怖份子》(1986)、《暗戀桃花源》(1992)、《阿爸的情人》(1995)等,以及著名的軟片廣告。 1996年後,開始在中國大陸拍攝電視劇與電影,演出的《田教授家的28個褓母》、《人生幾度秋涼》頗受好評。其間在台灣仍然參與舞臺劇的演出,包括「果陀劇場」製作的《再見女郎》、《ART》(2003)、《我的大老婆》(2005)等。 李立群曾言:「我把一生最寶貴的時光獻給了舞臺劇。」並以梅蘭芳的話作為自己演藝的座右銘:「是我非我,我演我,我亦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都像誰。」對他來說,舞臺劇是一種經過節制與凝聚的藝術,排演本身就是一種充電的過程,是能將表演的生命力重新煥發起來,演出舞臺劇必須受過相當的專業訓練才能上的了台面,而在劇場界、電視圈也是以直言敢言著稱的他也不諱言,電視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消耗,但卻可以此維生。
撰稿者:陳思穎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 http://movie.cca.gov.tw/PEOPLE/people_inside.asp?rowid=232&id=2
2 (臺灣電影筆記_人物特寫_李立群,2006年6月摘錄)
3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xjj/643719.htm(李立群:創作時使命感不要太強,2006年6月摘錄)
4 http://ent.sina.com.cn/2004-07-06/0224435493.html(《人生幾度秋涼》落幕:李立群談人生與戲路(2004/7/6),2006年6月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