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是地球上第三大元素,是地球上含量最豐富的金屬,在地殼中的含量為8%,僅次於氧和硅。鋁廣泛分布於岩石,泥土和動、植物體內。岩石風化時,硅酸鋁沉積為黏土礦或脫水成鋁土礦;質地輕而且很柔軟,不容易生鏽,可以和銅、鐵等金屬混合,製造出堅固耐用的合金。 物理性質: 【一】 鋁為銀白色的輕金屬。 【二】 熔點660.37℃,沸點2467℃,相對密度2.702。鋁為面心立方結構。 【三】 純鋁較軟;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四】 硅、銅、鐵、鋅、錫、鎂、錳等金屬易溶於熔融鋁中形成相應的合金。鋁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 【五】 純鋁的電導率是退火銅的64%。溫度在50K以下時電阻率小於極純的銅和銀,在1.2K以下可變為超導體。 化學性質: 【一】 鋁的純度越高,與酸的反應越慢;99.95%以上的純鋁只溶於王水,在冷的濃硫酸和濃硝酸中鋁表面會被鈍化。 【二】 在常溫和乾燥的空氣中,金屬鋁會和空氣裡的氧產生變化,在鋁的表面會形成一層細密而且堅固的氧化鋁薄膜。它可以阻止內部的鋁不再被氧化,使金屬鋁變成一種不活潑的材料。 【三】 在高溫中其表面的氧化膜已經遭到破壞,並恢復金屬鋁的活潑本性,因此它能夠和水產生激烈的反應。 【四】 科學家利用冷的濃硫酸或硝酸,可以讓金屬鋁的表面形成一層很結實的氧化膜,而且不會再和這兩種酸性物質起作用,這些氧化膜還可以吸收染料,做成紅、藍、紫、金黃色的彩色鋁製品。 鋁的煉製過程: 【一】鋁土是煉鋁的原料。 【二】由鋁土提煉白色的氧化鋁粉末。 【三】將氧化鋁電解,還原成鋁金屬。 【四】製成各種形狀的可用材料。 鋁的運用:金屬鋁的穩定性使它的用途更為廣泛。 【一】 食品工業:鋁箔的防潮效果很好,是食品工業上常見的包裝材料。 【二】 製造交通工具:鋁合金可以用來製造飛機的機身、內部零件,還可以用來做成船艙和火車。 【三】 建築用材:鋁窗、鋁門已經是應用相當普遍的建材。 【四】 廚房用具:鋁壺、鋁罐、鋁鍋。鋁鍋不適合煮食酸性食物,也別用醋來洗鍋;因為鋁合金遇酸時,其中的鋁離子會「溶出」,可能影響人體健康。 【五】 電器用品:天線;鋁做的電線、電纜也都取代了金屬銅的地位。 【六】 其他:奇異筆、顏料罐。
撰稿者:林晉祥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 【材料的認識與應用】董勝忠/編譯,名閣出版社者,1997年。
2 【貴金屬實用技術】陳文祥/編著,科技圖書,1991年。
| 圖說:鋁製飯鍋在過去的年代中,扮演十分吃重的角色。提供人:林晉祥 圖說:鋁製的火鍋具有導熱性佳的優點,在過去的年代十分流行。提供人:林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