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起石(Actinolite) 雙鏈狀結構矽酸鹽,角閃石(Amphibole)的一種,屬單斜晶系,當透閃石中之鎂元素部分被二價鐵離子置換後,含鐵超過2%則稱陽起石,具有細長柱狀或纖維狀的晶態,良好的柱狀解理,解理角度的不同,可以和輝石區別,顏色比較淡,可以和普通角閃石區別,其在閉管中加熱,可放出少量的水份。台灣著名的閃玉,就是是透閃石Ca2Mg5Si8O22(OH)2和陽起石Ca2Fe5Si8O22(OH)2的固溶體。Actinolite一字,則是來自兩個希臘字,指光線和石,用以象徵它的輻射狀的晶態。纖維狀的陽起石為狹義的石棉,石棉可分為蛇紋石石棉(溫石棉)和閃石石棉兩類。閃石石棉根據主要的陽離子成分﹐又分為直閃石石棉(鐵石棉)﹑透閃石石棉和陽起石石棉(狹義的石棉)﹑藍石棉(鈉石棉)三種。 【化學成分】:Ca2(Mg,Fe)5Si8O22(OH,F)2,分子量875.45。 【物理性質】: 1.晶系:單斜晶系(Monoclinic - Prismatic)。 2.習性及礦物集合體:晶體多為扁平柱狀、刃狀、纖維狀或放射狀。 3.顏色:綠色、灰綠色、黑綠色或黑色(含鐵愈多愈綠)。 4.條痕:白色。 5.透明度:透明至半透明。 6.光澤:玻璃光澤。 7.發光性:無螢光或磷光性。 8.比重:2.98~3.30。 9.硬度:5~6。 10.解理:在[110]晶面上有完全解理,有完全的解理,解理面相交互成56度和124度。 11.斷口:次貝殼狀。 12.脆性或韌性:具脆性。 13.其他物性(磁性、電性或放射性):無。 【產 狀】:產於片麻岩、千枚岩,以及綠泥石、滑石、蛇紋石等綠色片岩中,在變質岩中與滑石、石棉、蛇紋石等礦物共生。 【用 途】:台灣史前時代人類就開始使用陽起石,曲冰遺址的玉器材質,就包括了閃玉、陽起石、滑石、蛇紋岩及綠色片岩。纖維狀可加工作為石棉之用,纖維長度超過 8毫米的石棉與20~25%的棉紗混合可製成防火紡織材料﹐較短的纖維可用於製作石棉膠合布﹑石棉板和絕緣材料等。本經之上記載陽起石是一種中藥材,用於腎陽虛衰的男子陽萎、女子宮冷、下焦虛寒、腰膝冷痺等症狀,但因有些後遺症,現今多已不使用。 【產 地】:花蓮豐田的蛇紋岩及石棉冠蓋全台,主要在大南澳系絹雲母石墨片岩及石墨片岩中可發現蛇紋岩岩床,可觀察到褶頁狀蛇紋岩與塊狀蛇紋岩,常伴生石棉,此石棉便含有陽起石。另外,大濁水及溪畔片麻岩中常可發現環帶角閃石,其中便有陽起石組成之環帶。而大南澳雜岩中部份變質基性岩如綠色岩、綠色片岩、輝綠岩及角閃岩當中亦可發現陽起石。
撰稿者:陳耀麟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 Klein, C. and Hurlbut, C.S. (1993) Manual of Mineralogy,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ew York, 681pp.
2 Nesse, W.D. (1991)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Minera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35pp.
3 郭奇龍、邢金池 (1996) 台灣主要礦物與岩石,台灣省礦物局,137頁。
4 林朝棨、周瑞燉 (1978) 台灣地質,茂昌圖書,450頁。
5 陳培源、劉德慶、黃怡禎 (2004) 台灣之礦物,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發行,415頁。
6 余炳盛、方建能、宋聖榮、何鎮平 (1999) 花東礦物岩石圖鑑,國立台灣博物館,212頁。
| 圖說:線狀的陽起石提供人:陳耀麟 圖說:陽起石提供人:陳耀麟 圖說:花蓮萬榮的陽起石提供人:陳耀麟 圖說:陽起石在偏光顯微鏡閉偏光情形下呈現中度干涉色提供人:陳耀麟 |